"云"視頻會議時代移動性成最大挑戰,從1964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第一臺可視電話誕生以來,人們便步入了視頻通信的新時代。視頻會議經過了幾十年的風雨歷程,從標清走向高清、網真,不斷改善著用戶體驗。同時審視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,圖像已成為世界信息生產的主要內容,在IP洪流中,視頻流也占據了大量比例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視頻會議已隨著技術的更迭,發展越來越快。
時下,人們日益可以發現云計算、移動性等趨勢對整個信息產業所帶來的影響,在云計算與移動相輔相成發展的同時,視頻會議也由原來的固定場所延展到移動應用環境,從而有能力實現真正的隨時隨地通信的愿景。
四因素推動產業發展
盡管經歷了四十多年的發展歷程,目前仍舊未實現全球范圍內隨時隨地可視電話的初衷,但產業各方均對視頻會議發展做出了努力。在Gartner分析師付宏星看來,視頻產業的快速發展主要基于四個因素。
首要因素便是用戶體驗。可視電話誕生后,用戶對視頻會議的期望值也在不斷提高。過去幾年網絡帶寬的提升,促使視頻質量穩步上升,同時用戶期望值也在不斷發展,在每個時期用戶期望值都呈現不同的形式。
第二個因素便是圖像的質量。可視的圖像溝通,能比單純的音頻通話能獲得更多的、豐富的信息。所以從720P、到1080P甚至到2000K,圖像質量的提升大幅度增強了用戶體驗。
第三個便是可用性。視頻通信服務從只能由大型企業采購的昂貴硬件設備,逐漸演變為基于IP的視頻設備,并不斷朝著小型化、桌面化、軟件化的方向發展。其伴隨而來的成本降低,為更多用戶享受視頻會議創造了良好的基礎,可用性也就成為了推動整個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。
第四是可達性。過去視頻設備的構建是一項老板工程,每個公司所購置的視頻設備都是比較高級的。而現在,使用者已經從政府機關、行業、企業用戶的主要領導向普通大眾、個人用戶發展。
新編碼標準明年出爐
時下,在IT發展中云計算與移動互聯網無疑是令人驚喜的。無論是因大量的移動設備促進了云計算的發展,還是云計算的發展帶來了移動設備的更多連接,在其相互交融發展過程中,視頻產業也深受影響。
目前移動通信本身正在逐步替代固定通信,而視頻通信也正在替代話音通信。從企業級層面看待,視頻的業務量已超越了話音;對于個人用戶,雖然視頻電話現在還未普及,但諸如Skype、Facetime等應用的不斷涌出,將加快此進程的到來。“我們可以大膽的預測,在未來十年內,視頻通信將會成為一種標準配置。”付宏星說道。
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待,在新市場環境下,運營商、服務提供商、產品制造商均面臨著新的挑戰。特別是對于云視頻會議而言,移動性也正是其發展瓶頸。對于運營商而言,因移動終端所帶來的數據業務增長已為骨干網絡帶來不小的壓力,而視頻業務勢必占用更多的帶寬資源,這使得內容傳輸成為很大的挑戰。
盡管目前編解碼技術已取得很大進步,但相對于整個產業的業務量發展而言,目前仍是遠遠落后。
可喜的是,據工信部電信研究院通信標準研究所栗蔚表示,新的H.265視頻編碼技術標準將在2013年初發布,新的視頻標準在數據傳輸和碼流效率上較之前的編碼算法,將提高67%。
同時針對網絡傳輸流媒體的分辨率越來越大,對于帶寬要求也越來越高的情況,H.265可提供類似質量下更小的碼率。
于此同時,廠商們也正在加緊基于移動性、云架構的相關研究,使得視頻通信能夠在各種形態終端上實現業務服務,并基于云計算的架構,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。
運營商推IMS云服務
云視頻會議以提供按需接入、按需擴展的服務為宗旨,出于企業客戶對于安全性的考慮,云視頻會議還需要具有高穩定性、高可靠性等特點,其中包括統一的管理平臺,對會議召開、終端接入、設備擴展、設備維護等的統一管理。
目前在中國,盡管大部分云視頻會議的解決方案及相關應用仍停留在概念階段,但云視頻會議的發展還是在短短一兩年時間內,取得了一定的成績。
在公有云方面,運營商已開始提供基于IMS平臺架構的云視頻會議服務,其將媒體服務器當做資源池,并作為一種視音頻能力輸出,而用戶只需要進行終端接入即可。同時將終端概念也進行了擴展,并不僅僅將原有視頻會議終端、PC客戶端納入,還延伸到了固話機、手機、PAD各種終端的融合,從而實現運營商級企業協同通信的應用。
在私有云方面,企業自建視頻會議系統,眾多廠商通過云計算能更好地實施企業內部資源管控,完成內部虛擬資源的結算和及時釋放等,幫助企業實現良好的用戶管理服務。
邦視科技視頻會議解決方案提供商,歡迎來電咨詢!
|